西方的運動老強調有氧呼吸,氧氣愈多愈好。
像是,最近幾年台灣很流行路跑、騎自行車,以及流行幾十年的有氧舞蹈....
是的,氧氣多可以幫助代謝,把體內的廢棄物順暢地帶出。可是氧氣真的是人體最佳保養劑,而二氧化碳真的一無可取,去之而後快嗎?
其實,上天造人、造物,均有巧妙安排。有陰,就有陽、有白天就有黑夜,懂得這個道理,就了悟生生不息的天理。
文友Kelvin前陣子分享他的大作,從美國最大醫療集團Kaiser的疼痛專家克利斯博士的研究發現,要活化細胞最好的呼吸法是:快速的呼吸與慢速呼吸之間交互練習,達到二氧化碳在高與低數值之間擺盪,是最好的練習。
摘錄以下文句供大家參考:
- 二氧化碳濃度高的好處:動脈管徑增大,血流量大;氧氣較容易從紅球釋出
- 二氧化碳濃度低的好處:二氧化碳較易從紅血球釋出,排出體外。
以西方科學數據的角度,來審視東方古老的鍛鍊身體的方法,結論如下:
一,刻意的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可增大血管的管徑,增加血液的流量,又可降低紅血球和氧氣的結合力,氧氣容易從紅血球釋放出。
二,讓二氧化碳濃度高低振盪。高低差距愈大,則愈能提高細胞中,養分和廢物,與細胞外界的交換效率,亦就是活化細胞。
三,瞭解東方古代聖賢所提出的養生功法:讓血液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和高幅度的振盪,雖然在他們的時代,不懂得現代科學,但卻是相當符合現代西方生理學的原則。
在瑜珈練習中,除了最常見的緩慢呼吸之外,昆達里尼瑜珈 經常的練習「止息」或「閉氣」或「懸息」。在中國氣功、道家練丹術提到的「龜息」、「胎息」....皆是在吸氣到最高點,或完全吐完氣之後練習的高層功法。
文章中提到的二氧化碳值從高到低的擺盪愈大人。所以不是指,長期缺氧造成血液二氧化碳偏高。
文章中提到的二氧化碳值從高到低的擺盪愈大人。所以不是指,長期缺氧造成血液二氧化碳偏高。
在止息時,我們身體會微微缺氧,血液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方面擴張我們的血管壁,再者,把血液中所存的氧氣釋放出來。不但如此,精密如超級電腦的大腦,為免身體長期缺氧造成損害,會主動截斷身體比較不重要的部位(例如:末稍處)的供輸路線,而把可貴的氧氣大量送往攸關性命的重要器官,如:大腦、心臟送。但是,重要部位的氧氣也在正常值之下,同樣處在微微缺氧的情況。
等到止息結束,吸進第一口氣,把寶貴的氧氣帶進血液中時,體內自然會排出比平常多的二氧化碳,達到更好的代謝、排毒效果。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新生、自我療癒的生機在其中。
所以,經常練習深吸氣再止息(或者 完全吐氣再止息)的人,在身體層面上,不但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交叉發揮功能的效果更好,也就是呼吸的效能更佳,代謝狀況好;還可擴張血管壁,強化心血管,更深一層的意義是,自我修護、抗老的能力也較一般人強。
而經常練習止息在心理和靈性與能量上的好處,容後再討論。
不過,初學者要練習止息有個小地方要注意:血壓偏高者,吸氣後止息的時間不要過長。因為長時間的止息會造成血壓拉高。可從每次止息3~5秒慢慢開始。等心血管較能承受後,可逐漸拉長止息時間。
相反地,血壓偏低者,練習吐氣後止息時間不宜太長。止息太久可能會造成頭暈。也是從短暫止息練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