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連結

Monica FB:www.facebook.com/2012monica

音波祝福粉絲團www.facebook.com/soniblessings

「祝福之聲」
http://blessingsound.blogspot.tw/

「簡單好食在」http://easynaturelife.blogspot.tw/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冥想中,你的腦波有多快?

你帶冥想中,觀察到自己會有什麼感受嗎?知道自己大部份的冥想時,是屬於哪種腦波嗎?



不是所有的冥想,都會讓人進入平靜之境,也就是腦波變慢的狀態,如Alpha波或Delta波。有時候,冥想反而會出現超高速的腦波,而有特殊的體驗出現。不過,這都是在經過長期練習,如有經驗的禪坐者或高僧比較會接近這種雷射光般集中且超高速的腦波。若是初學者出現顏色、畫面...大多數是還在起步階段,腦中有太多雜訊需要被排除、安定下來的過渡階段。請見另文。這兩種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喔~

以下是我從Himalayan Sound Revelations書中看到,目前對腦波有比較多詳述的內容。說明人的腦波不是只有Beta, Alpha, Delta, Theta這4種。可以分為8種,或多達11種。所以下次冥想結束時,你大概可以知道自己剛剛腦波的活動。

從以下的數據可看出,一般人長期的腦波是處在Beta波,也就是中速波。當開始冥想練習後,腦波會變得比較慢,到Alpha波,出現Theta波的機率並不太高。而很有經驗或狀況特殊的情形下會達到速低速或超高速的腦波。

8種腦波

Lambda(100-200 Hz)這是超高速的腦波,當事人常會「靈魂出體」到與宇宙合一的經驗。

Hyper Gamma(40-100 Hz)這是西藏高僧在傳送愛與祝福冥想時,被測出的波紋。當事人是非常有覺知且很高靈的狀態。

Gamma(40-100 Hz)通常會有很高的覺性、也是非常高速且集中、很殊勝的一種腦波。

Beta(13-30 Hz)是一種快速轉動的腦波。經常是專注在外在世界,處理一些生活事務出現。也就是我們一般人正常情況下的腦波。

Alpha(8-12 Hz)這是比Beta波慢很多的波長,在我們放鬆時出現。通常我們閉上眼進入一個淺層的冥想,但仍舊有覺知的狀態時,出現的腦波。這也點像是自我催眠的感覺,尤其是打禪、放空的冥想法會進入Alpha的腦波。

Theta(4-8 Hz)更慢的腦波,通常出現在更深的冥想中,或自動催眠態,就在進入睡眠前的慢速腦波。

Delta(0.5-4 Hz)這是人腦非常慢速的腦波。出現在深層的睡眠或非常深的冥想之中。像是進入沒有時空的空間裡的感受。


Epsilon(0.5或以下)最緩慢的腦波。據說這是那些特殊狀態的瑜珈士,沒有呼吸幾天但仍活著,那時出現的腦波。據說當能量停在最高狀態下,我們能看到更高頻(別人無法觀察)的光和聲音。在冥想中狂喜的現象很多是出自此腦波。

另外還有幾種腦波。比如,高速Beta(16-32 Hz)出現時,我們會不安。不過,再高一點的頻率K-Complex(32-35 Hz)則是創造力、頓悟的腦波。而再更高速一點的Super High Beta(35-150 Hz)也是有靈魂出體、昆達里尼能量提升,以及其他屬靈現象的出現。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全球40天冥想:靈魂之歌的冥想Jap Ji

從2016元旦起,在Snatam Kar的梵唱帶領下,全球的昆達里尼瑜珈愛好者會進入另一個冥想高峰:因為這個活動不再只是網站SpititVoyage發起,更有全球目3HO組織、昆達里尼研究協會(KRI)、全球錫克之道組織和錫克網站共同發動,全球擁戴Jap Ji的人士共同參與。


若你很想學Jap Ji可是不知如何學起,很多人覺得它很難發音,很難開始練習Jap Ji,因此透過每天一次的共同練習會是個很好的起點。這個冥想真的有很強的轉化能量,希望藉由免費提供這個40天的冥想給大家,來開始新的一年。

這次全球冥想被譯為4種語言:中文(簡體版)、西語牙文、葡萄牙文和德文,就是希望有更多人一同參與練習。由多年練習錫克教文化同時非常知曉Jap Ji精神的Snatam Kar帶領,來梵唱這個由那納克上師(Guru Nanak)的靈魂之歌。期望經由梵唱Jap Ji能帶大家更接近自己的靈魂,也因此愛上它的美好與神聖。

Snatam Kar梵唱全文影片


註冊40天全球早课(簡體版)包括更多有關Guru Nanak和Jap Ji的訊息和如何早課練習Jap Ji的資訊.....

以上訊息來自SpiritVoyage網站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二氧化碳是活化細胞的好幫手?!

西方的運動老強調有氧呼吸,氧氣愈多愈好。
像是,最近幾年台灣很流行路跑、騎自行車,以及流行幾十年的有氧舞蹈....
是的,氧氣多可以幫助代謝,把體內的廢棄物順暢地帶出。可是氧氣真的是人體最佳保養劑,而二氧化碳真的一無可取,去之而後快嗎?

其實,上天造人、造物,均有巧妙安排。有陰,就有陽、有白天就有黑夜,懂得這個道理,就了悟生生不息的天理。

文友Kelvin前陣子分享他的大作,從美國最大醫療集團Kaiser的疼痛專家克利斯博士的研究發現,要活化細胞最好的呼吸法是:快速的呼吸與慢速呼吸之間交互練習,達到二氧化碳在高與低數值之間擺盪,是最好的練習。

摘錄以下文句供大家參考:
  • 二氧化碳濃度高的好處:動脈管徑增大,血流量大;氧氣較容易從紅球釋出
  • 二氧化碳濃度低的好處:二氧化碳較易從紅血球釋出,排出體外。

以西方科學數據的角度,來審視東方古老的鍛鍊身體的方法,結論如下:
一,刻意的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可增大血管的管徑,增加血液的流量,又可降低紅血球和氧氣的結合力,氧氣容易從紅血球釋放出。
二,讓二氧化碳濃度高低振盪。高低差距愈大,則愈能提高細胞中,養分和廢物,與細胞外界的交換效率,亦就是活化細胞。
三,瞭解東方古代聖賢所提出的養生功法:讓血液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和高幅度的振盪,雖然在他們的時代,不懂得現代科學,但卻是相當符合現代西方生理學的原則。

全文請見:http://qiyota.blogspot.tw/2015/12/blog-post_85.html

在瑜珈練習中,除了最常見的緩慢呼吸之外,昆達里尼瑜珈 經常的練習「止息」或「閉氣」或「懸息」。在中國氣功、道家練丹術提到的「龜息」、「胎息」....皆是在吸氣到最高點,或完全吐完氣之後練習的高層功法。

文章中提到的二氧化碳值從高到低的擺盪愈大人。所以不是指,長期缺氧造成血液二氧化碳偏高。

在止息時,我們身體會微微缺氧,血液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方面擴張我們的血管壁,再者,把血液中所存的氧氣釋放出來。不但如此,精密如超級電腦的大腦,為免身體長期缺氧造成損害,會主動截斷身體比較不重要的部位(例如:末稍處)的供輸路線,而把可貴的氧氣大量送往攸關性命的重要器官,如:大腦、心臟送。但是,重要部位的氧氣也在正常值之下,同樣處在微微缺氧的情況。

等到止息結束,吸進第一口氣,把寶貴的氧氣帶進血液中時,體內自然會排出比平常多的二氧化碳,達到更好的代謝、排毒效果。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新生、自我療癒的生機在其中。

所以,經常練習深吸氣再止息(或者 完全吐氣再止息)的人,在身體層面上,不但血液中氧氣和二氧化碳交叉發揮功能的效果更好,也就是呼吸的效能更佳,代謝狀況好;還可擴張血管壁,強化心血管,更深一層的意義是,自我修護、抗老的能力也較一般人強。

而經常練習止息在心理和靈性與能量上的好處,容後再討論。

不過,初學者要練習止息有個小地方要注意:血壓偏高者,吸氣後止息的時間不要過長。因為長時間的止息會造成血壓拉高。可從每次止息3~5秒慢慢開始。等心血管較能承受後,可逐漸拉長止息時間。

相反地,血壓偏低者,練習吐氣後止息時間不宜太長。止息太久可能會造成頭暈。也是從短暫止息練起。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冥想。冥想。倒底要想?不想?

冥想有千萬種,倒底冥想要怎麼想?

以下討論的是放空式的靜心、冥想。觀想法不在本次討論之列。

在瑜珈的冥想裡,絕大多數是「單點式」(One-pointed)的冥想。至於專注的點,可以是在身體上,例如:丹田、鼻尖或眉心。也可以是外界:凝視蠋光、看著梵陀羅...不論是往內「看」或往外「看」,都是在幫助我們靜心,其實,正確的說法是安定我們像猴子般上下跳躍的腦(Monkey Mind)。

眼睛閉上的冥想算是單點式冥想中,最簡單的一個。眼睛閉上,關閉了一道重要的連通之路,我們馬上會覺得比較安靜,也比較敏銳。這就是瑜珈八支(Ashtanga)裡的第五支「感官收攝」(Pratyaha)。我們要學的是在黑暗中,不要陷入昏沈,也不要自編故事、故思亂想。


而眼睛睜開的冥想,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不管眼睛是平視前方的定點,或是像觀音般地微睜睛看鼻尖,都難免會被外界、外物所影響,睛珠一轉,帶動更多雜念湧升,想要定、靜,更難。

尤其是睜眼、又有動作或手印(Mudra)的冥想,則是另一個挑戰。就以前陣子我們做的全球四40天冥想:啟動豐盛富足能量的Har冥想,兩手在胸前,隨著梵唱Har要動我們的手背和手心,從微睜的眼看出,當然會看到手的動作,心念更加攪動....。

這時候愈想靜、愈靜不下來。怎麼辦呢?

很簡單。凡事回歸本源。冥想是什麼?冥想不是什麼都不想,冥想是:不去理會雜念、幻想、妄想與編故事,讓心裡那套劇本演獨腳戲,在做冥想的這個「我」、這個「本體」或這個「心念」完全不對應。

也就是說,一邊冥想時,常有一個聲音說「這個冥想好無聊,我不想做了」「本我」、「心念」:不要理他。這個聲音剛消下去,另一個聲音又說「等下下課我要趕快去買便當、去晚就買不到了」。「我」笑笑跟「它」(這個念頭)說,等下的事等下再說,我現在在忙。

隔幾秒,又有想法說「老師說眼看鼻尖,怎麼這麼難,明明就連手都看得到,倒底對不對啊?」你要馬上想到:眼看鼻尖、眼看鼻尖、眼看鼻尖....管他對不對,我就只要眼看鼻尖。

也有人在冥想中會看到綠色的光、紫色的光、有觀音、天使出現....。即使如此,也都要學著放下這些所「殊勝的」、「美好的」感受,繼續枯燥的冥想。

如此這般,在5分鐘也好、11分鐘也罷的冥想中,會出現幾十上百個千奇百怪的念頭,你都堅持不去理會。第一次覺得很難、第二次覺得還是不行,.....第11次仍舊很糟,第108次還是敗給它.... 不過,只要你知道,這個小動作,即使是很有經驗的禪師,也都不容易達到的境界,就不會氣餒、想放棄了。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到的是,這種不與之(雜念)共舞的訓練,不是讓自己麻木不仁,變得遲頓,相反地,我們一樣會有各種感官的感受:腳麻、手酸、屁股痛....,對內在的思維仍舊保持感知,甚至對能量的流動、磁場的變化,都很有感覺。只是,我們把所有的感知、覺受都用中立的心、一視同仁的看待,有感覺,但趕快把它放下。不因看到紫色或白色的光而自喜,也不被手酸腳麻打敗。

在冥想中若不小心陷入某個念頭裡(或景象裡),要趕快把自己帶出來,不然會愈陷愈深。因為專注之所在、能量之所在。很可能會從一絲絲光影,變成一大片空中飛舞的仙神。其實,在冥想中會看到什麼,可以用一篇很長的文章,從生理、心理和潛意識等不同面相來解釋,有機會再說。

就像是隨手把手機、電腦不用的程式關掉,3C產品效能比較好一樣,在冥想中練習不理會雜念、妄想,保持心理的清明,我們逐漸遠離「無明」,朝向清明之路,就像電腦磁碟機經常重組,開機快、程式運做的效能也高。心念會像一把磨利的刀、像雷射光束,練習久了,自然分得出心中的念頭是雜誌還是洞見。更厲害的是,如刀鋒般的心念,想到什麼,就有什麼。但這時要更小心,因為一個起心動念,都可能實現。

重要的是,把這種放鬆且專注的精神,帶到我們的生活中,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不隨他人起舞、也不人云亦云,即使有挫折磨難,也視為人生中必有的插曲,享受成長的過程,更沒放棄自己的夢想。

這,就是Yogi Bhajan說的:Act, don't react.主動出擊,而不隨之起舞。感受到所有的感官、想法,但隨時放下它,專注在當下。而不是只專注在肉體的痛點或是看到什麼畫面、嗅到什麼奇香....

不過,很可惜的是,很多人常以看到異相而喜,常感肉體痛楚而自覺弩鈍。尤其,有些老師在學生分享她們上天下地的神奇經驗後,會用「仙女」、「妳的眉心輪快打開了」等字眼,間接贊同和鼓勵學生下次冥想繼續在空中飛。讓學生以為這樣就很厲害,沒有看見天使或光就很「麻瓜」。疏不知,這些都是初學冥想必經的過程,保持不驕不餒的練習,才是正道。

最後,舉一個我第一位靈氣老師的話,送給有心修道者。他的直白是出名的,但所言甚是。他說,常有人問他做靈氣會看到這個光、那個光,代表什麼意思?他說「你青光眼嗎?閉著眼還能看到不停幻化的光?」。哈哈。我想,大概沒人再問他類似的問題了吧?